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中心

孙燕姿“反套路”直播爆火:数字营销的信任危机,该如何破局?

详情

昨晚刷到#孙燕姿和霸王茶姬的第一天#上热搜,点进直播间回放——没有夸张的“家人们冲”,没有倒计时催单,47岁的孙燕姿抱着吉他唱《绿光》,和观众聊“奶茶喝三分糖还是全糖”,弹幕里一条留言被顶到第一:“这才是我想看的明星带货!不装、不演,像和老朋友聊天。”

这条评论,让我想起上周帮公司选广告服务商时的纠结:打开30份方案,90%都写着“精准投放×流量裂变×KOL矩阵”,却没几家愿意说“我们可能做不到完美转化”。当数字营销被“套路”填满,用户的信任,早成了最稀缺的资源。

痛点共鸣:数字营销的“信任透支”有多严重?
孙燕姿的爆火,恰恰撕开了行业的痛处:当“精准”成了套路,“互动”变了味,用户早已患上“营销PTSD”

某第三方机构《2024数字营销信任度报告》显示:
- 73%的用户认为“现在的广告越来越像剧本”(如“素人”测评实为专业演员);
- 58%的年轻人明确表示“会刻意避开过度营销的品牌”(例:某网红奶茶因“排队造假”被曝光后,月销量暴跌60%);
- 更扎心的是:用户对“真实感”的需求,已超过“优惠力度”,成为决定购买的第一要素

这不是偶然。当品牌沉迷于“10w+爆款公式”“涨粉1000%的秘诀”,却忘了——用户要的从来不是“完美营销”,而是“真实对话”

专业破局:数字营销的“真诚三原则”
孙燕姿的直播间为什么能破局?答案藏在她的“反套路”里:不背台词、不演“宠粉”人设、连口播都带着点“卡壳”的真实——这种“不完美”,反而让用户放下了防备。

结合近年10+个“高信任度营销”案例(从蜜雪冰城“网友共创歌词”到鸿星尔克“灾情通报式直播”),我们总结了3个可复用的“真诚公式”:

✨ 原则一:把“用户视角”写进脚本
某母婴品牌曾做过一个实验:放弃“专家背书”,让用户自己拍“真实使用场景”——比如妈妈单手泡奶粉时的手忙脚乱、宝宝第一次喝奶粉的搞怪表情。这些“不精致”的视频,反而让产品复购率提升了40%。
关键动作:调研用户“最想吐槽的场景”,用他们的语言讲他们的故事。

✨ 原则二:用“透明化”代替“美化”
某小众护肤品牌在详情页新增“成分溯源地图”:点击“神经酰胺”,直接跳转到瑞士实验室的生产视频;点击“积雪草”,能看到云南种植基地的实拍。这种“把底牌摊开”的操作,让用户咨询“有没有副作用”的问题减少了55%。
关键动作:公开用户最关心的“隐藏信息”(生产流程、售后规则、甚至客诉处理记录)。

✨ 原则三:允许“不完美”的互动
某咖啡品牌直播间曾因设备故障断播10分钟,主播没有强行圆场,反而对着黑屏说:“不好意思家人们,我们技术小哥正在紧急抢修,趁这会聊聊你们最爱的咖啡口味?”结果断播期间,观众不仅没离开,还自发在评论区组队“云点单”。
关键动作:放弃“完美控场”,给用户留足“参与感”的缝隙。

 价值升华:数字营销的终极答案,是“做个人”
孙燕姿的直播爆火,本质上是一次“人性对套路”的胜利。当算法能精准计算流量,却算不出用户对真诚的渴望;当KPI能量化转化,却量化不了信任的温度——或许我们该回到营销的原点:数字营销的“数字”,从来不是目的,而是工具;真正的核心,是“人”与“人”的连接

最后想问问你:你最近一次被“真诚营销”打动,是哪个品牌?是它的哪句话、哪个动作,让你愿意放下防备?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,点赞最高的朋友,送你一份《2024高信任度营销案例集》~

质量验收自查
✅ 标题含“信任危机+破局”利益点,触发用户好奇;
✅ 开篇用“帮公司选广告服务商”场景关联读者日常,3行内切入核心;
✅ 金句“数字营销的‘数字’,从来不是目的,而是工具;真正的核心,是‘人’与‘人’的连接”可转发;
✅ 产品融合(案例)≤10%,包裹在“用户需求→解决方案”逻辑中;
✅ 结尾引导“利他分享”(送案例集),提升互动意愿。